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症就是胃出血,长期不规律饮食极易导致胃黏膜越变越薄,血管开始显露,稍一刺激就容易出血。若出血量大,会突然吐血,还会产生头晕、心慌、大汗、甚至休克等後遗症。
一般而言,慢性胃炎发展成胃癌通常要经过如下三步:
胃的黏膜发生了炎症(如胃部出现了萎缩性胃炎等疾病)—胃部出现异常改变—癌细胞被激活—发展为恶性肿瘤。在100位胃炎患者中,若长期处在不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下,就有1至3位患者大有可能走完这三步,胃炎最终变成胃癌。
在医学上,胃癌属於胃壁表层的细胞发生癌变继而出现的恶性肿瘤。目前医学研究发现,患者先被幽门螺杆菌感染,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,直至发展为胃癌。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外,熬夜、饮酒、常吃不洁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以及长期不良情绪,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。如果得了胃炎後,还不注重自身饮食和日常作息的调整,就有可能被胃癌找上门。
那麽,患者一旦得了胃炎後,如何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胃癌呢?在此提醒大家尽可能做到以下七点:
1.正常用药: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,必须尽快治疗。通过吃药可清除细菌,缓解症状,阻止病情进展。
2.改正不良习惯:除了吃药外,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。比如三餐规律,定时吃早餐,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这些都可以减少胃部损伤,缓解胃不适。
3.戒酒:酒精会损伤胃黏膜,加重胃病,严重还会引起出血性胃炎。所以,戒酒是养胃护胃的重要一步。
4.谨慎用药:药物不止会伤肝,还会伤胃。比如一些西药对肠胃刺激性比较大,服完後胃会特别不舒服,这时可以改为饭後服用。
5.饮食:饮食规律,不要吃过烫、过辣的食物,切忌狼吞虎咽。如果经常觉得胃胀,可以少食多餐。
6.注意饮食卫生:幽门螺杆菌是通过不洁食物感染的,平时注意饮食卫生,饭前饭後洗手,减少外出用餐,使用公筷公勺,就能大大减少感染机率。
7.保持好心情:经常处於不良情绪中的人,不仅食慾会下降,还易出现腹胀、腹痛等消化道反应。因此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,学会减压,否则会陷入心情不好—胃部不适—心情更不好—胃部症状更严重的恶性循环中。
杨长青(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)
(来源/转载自《文汇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