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通报案件中有347 件属於「非严重不良事件」,主要通报症状为发烧、畏寒、头晕、呕吐、皮肤红疹、接种部位肿 /疼痛等。另有138件为「严重不良事件」,相较去年仅有22件「严重不良事件」,增加5.27倍。其中有16件为死亡通报案件,1件危及生命通报案件,为历年最高。
严重不良事件包含疑似急性心肌炎3件、疑似过敏性反应(anaphylaxis)7件、疑似史蒂文生症候群(Stevens-Jonson syndrome)1件、疑似颜面神经麻痹11件、疑似格林─巴利症候群(Guillain-Barre syndrome)5 件、疑似癫痫及抽搐9件、疑似热痉挛3件、疑似脊髓炎4件、疑似脑炎1件、疑似神经炎1件、疑似原发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4件、疑似横纹肌溶解症2件。
但卫福部认为这些皆为接种疫苗後曾被零星报告过的不良事件,未观察到须采取相关措施的安全疑虑,因此将持续进行监测。
小儿科医师詹前俊表示,以自己临床打十几年流感疫苗的经验,今年不良反应的情形并没有特别多,有些病人是合并其他病症,如肠病毒、带状疱疹,因此打完疫苗後出现发烧或是皮肤红疹的的现象,但都不是疫苗造成的。
但因受疫苗事件影响,只要病人有注射部位局部种痛、发烧等现象,都会来询问,因此谘询的民众确实较往年多两、三成。
而今年受到韩国疫苗事件影响,临床上在施打前评估也会比较谨慎,只要有急性病症的病人都会要求先过一阵子再打,避免出现不舒服的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