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列出三项照顾目标,提供照顾者比对,哪一项是你的优先目标?
照顾目标一:
增加互动品质,与失智症者维持连结。
照顾目标二:
待会要做什麽事情?
照顾目标三:
希望停止长辈当下重复问问题的行为。
不赶时间 对话当互动
如果照顾者选择的是目标一,也就是维持与失智症长者的互动,若家属的个性是不急不躁,当下不赶时间、气力和心情都不错的话,建议可以将重复问问题的环节当作是和长者互动的亲子时间,爱怎麽说就怎麽说?不厌其烦解释,藉着让长者听话、问话的过程,增加生活互动。
尽管失智症长者可能会随讲随忘,但他会记得和亲人游戏式对话的感觉是温暖、被支持的,这个「跳针时刻」反而将成为家人之间重要的回忆。
简洁回答 勿超过五字
若照顾目标是二,着重在等一下要做什麽事?例如与长者出门、吃饭等,建议可利用失智症者随讲随忘的特性,尽量用简洁的回答代替解释型的说明。
叶北辰表示,当失智症者问问题时,第一次先详实回答,不必预设长者一定会重复问问题,且当长辈继续追问时,千万不要假装没听到,改用「简短回答,而且最好不要超过五个字」。举例来说,若照顾者准备带长者出门用餐,可简单的说「我们要出门」,而不是复杂的说明「我们要去某家餐厅,和亲友碰面吃饭」,避免长辈继续追问的机会,也节省精力好应付接下来的活动。
转换情境 给新的资讯
若照顾家属的目标是三,希望长辈当下就停止问问题,此时主动出击,转换情境是最佳对策,举例来说,当长者问「去哪里?」,照顾者回答「我们要出门,来,把鞋子穿好,衣服穿上」或转移焦点问他「冷不冷?」,甚至交给他一个外出提袋,转换情境,主动给他新的资讯或刺激,或能暂时成功转移跳针式的对话。
叶北辰从不少照顾者的遭遇观察,有些乐观的照顾者认为可以配合长者演戏,也是一种幸福,例如塞麦克风给长者唱歌,阻止问话也是有趣的一招;有些照顾者则说静思语「面对它、接受它、放下它」也是对策之一。而看着病程持续变化的长者,家属不免感到挫折、悲伤,「以前长辈是我们的支柱,如今逐渐衰弱,变得不一样了」,他提醒家属要容许自己可以悲伤、有情绪,别将重担留在自己身上,因为照顾自己的情绪才是好好照顾的第一步。
应对失智长者重复发问有对策
1.确认当下照顾的目标为何。
2.第一次详尽回答,第二次简洁回答,不超过五个字。
3.提供新的刺激,转换情境。
>>更多失智照护技巧,请至udn x WaCare:https://bit.ly/34KSgt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