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要问大家觉得近来最好看的印度片,我想很多人都会说是《3个傻瓜》。这部电影一方面歌颂三个大学死党的友谊,另方面也探讨了印度僵化的教育制度。各阶段的同学,可能是所有人一生交情最深厚的老朋友,因为求学时,大家都是每天生活在一起,出了社会、工作之后,同学之间一般也不会有任何利害关係,甚至不会因职场斗争而必须尔虞我诈,所以才能保持较为长久的友谊。
在大家各自为事业打拼的时候,或许很多人都不曾参加同学会,一则工作忙碌、又要兼顾家庭、没有时间;二则每个人事业发展不同,有人顺利、有人落后;三则经济状况好坏有别,不想落入彼此比较的困窘。
进入第三人生之后,老同学开始愿意相见了,因为大家都不会再过度在乎彼此的财富与地位,因此同学会成了很多人的生活重心。
从前年开始,我的大学同学陆续从职场上退休,所以大家流行办「退休趴」,成了我们进入第三人生的重要仪式。朱立伦在新北市长卸任的第一晚,就约了所有同学一起聚餐。我比较特别,因为我在2003年就已经从当时任职的公司被迫退休,所以我办的是「入学趴」,以庆祝我考上台艺大电影系硕士在职专班。
现在拜通讯软体发达,大学同学当然成立了一个Line群组,不只召开同学会因此更方便,大家还可以不时在上面分享生活近况,或是推荐值得看的书、电影,或旅游地点。不过,上面的留言难免会有一些对政治的看法,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冲突,例如最近的韩粉或同婚的议题,都有可能让同学反目。我太太的同学群组就发生过有人退群、甚至从此绝交的事情。奉劝大家,「政治」和「宗教」话题,绝对是同学之间的禁忌,最好能够完全避免。
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曾在群组上公开说我是一个「投机份子」,我看到当然很难过,其他同学甚至还出来帮我辩驳。不过,我还是谢谢他的诚实以告,免得以后参加同学会,我因为不知情还跟他热情相待。我在群组内没有跟他对呛,但我已默默把他从我人生中删除,他或许也同样这么做。进入第三人生,真的要好好进行「断捨离」,其实这也包括老同学、老朋友在内。
除了大学同学之外,我之前的求学阶段其实都是在同一个学校,这可能是一般人很少有的经验。我从小念的是一所私立学校,然后一路直升它的国中和高中,所以我有很多同学是在一起生活了12年,若算到现在,甚至有人已经相识长达54年了。这种交情更胜我的大学同学,其中我和几位更要好的同学还成立了一个「吃饭帮」,每三个月轮流办聚餐,已经持续了好几年,连彼此的另一半都成了好朋友。最棒的是其中有牙科、眼科、骨科、神经内科的医生,有时身体哪里不舒服,就直接用Line来看诊。从班级性的同学会缩小到只有几个至交的好友圈,当然更能长长久久。
同学中当然也有人移民国外很多年,或是已经不住在同一个城市,要常常见面确实有困难,但是好在现在有社交网站,如大多数人最常使用的脸书,就是一个可以告诉大家自己一切安好的重要媒介。如果还没有脸书帐号,赶快去申请,如果已经有了,也不要都不作声。我不是要大家经常在脸书上晒恩爱,或炫耀旅游和美食,只是希望大家偶尔PO一些生活照,或是按个讚,这样至少让你的老同学知道你平安,也是给彼此一种贴心的安慰,甚至有些同学如果突然在脸书上消失一阵子,我还会用私讯问他「最近都好吗?」然后看到他的回覆,我就会放心了。
如今已经是一个与老同学保持互动相对容易的年代,所以更不该随便与他们失去了联络,不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