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天气愈来愈闷热难耐,室内温度动辄超过摄氏30度,在高温、高湿、强光的环境下,可能会使家中存放的药品发生改变,进而影响药效。在高温又潮湿的季节里,药品该怎么保存才正确呢?
保存药物的三不原则
对此,食品药物管理署特别彙整出保存药物的三不原则:
1、不要放冰箱:
一般而言,药品从冰箱取出后一遇到热空气,水气便会凝结在药品表面,导致药品受潮变质,因此,除了特别强调须放在冰箱的药品之外,其他药品都不应放冰箱;除此之外,药品放在冰箱,也非常容易让孩童以为是食物,结果不小心误食。
2、不要放车上:
由于夏季密闭的车内温度可达50℃以上,若药品放在车内,可能因高温而变质,因此,如需携带药品出游,切勿将药品留在车内。
3、不要放口袋:
很多人将紧急救命药放贴身口袋,以便必要时可迅速拿出,但是身上的体温、挤压也可能使药品变质、影响药效,最好是找合适的盒子盛装药品,并放在随身包包,适当保存药品,才能在情况危急时,缓解症状。
食药署提醒,药品具有「避光、避湿、避热」的特性,如果家中有防潮箱的话,可以把药物放在里面,若是放在室温保存的药品,在药品说明书(仿单)上大都指示放置在30℃以下的温度,只要依照指示妥善保存,就可提高药品CP值(Cost–Performance Ratio)。